10月15日,全国煤炭行业“劳模工匠进校园、助企行”暨第二届“院士·工匠论坛”系列活动走进东滩煤矿,与会领导共同为“金领”技能实训基地揭牌,为矿井的改革发函注入了源头活水,从此,该矿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走上了可持续发展、快速成长的“快车道”。
近年来,随着煤炭企业紧跟时代发展要求,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了大批高科技设备,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刻不容缓。面对技能人才培育的高“门槛”,煤炭行业怎么样应对挑战?

为了打造更多知识技能型人才,东滩煤矿精心筹划启动“金领”实操培训基地,打造了集技能培训、技能评价、技能竞赛、技能交流、工匠精神传播、创新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培训服务载体。
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以“金领”命名,寓意通过打造实训基地,为职工技能提升赋能,培养一批“金子”般标识型、“领袖”型先进人物,引“领”、带“领”广大职工对标先进、学习先进、赶超先进,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。
“设计之初,我们坚持合理规划、精准选址,讲究实用、节约世界资源的原则,采取自建、共建和委托服务等方式,逐步实现有配套的基地,提供技能实训服务。”据该矿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王庆波介绍说,基地原为生产服务中心钢筋网车间,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,划分为实训场地、成果展示、事迹展示3个区域,充分满足日常实训操作空间需求。

实训场地包括齐鲁首席技师、山东省技术能手、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赵顾超负责的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培训区,山东能源“劳动模范”、兖矿能源“首席技师”贺朋负责的综采维修电工等10个工种。在这里,技能大师与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、解答疑惑,成为技能大师传承技艺的好舞台。
成果展示区域集中展示了该矿在技术创新、小改小革等方面的优秀做法,释放创新创效的潜力,汇聚降本增效的合力。事迹展示区域根据每期专业不同,分期展示“臻美榜样”人物,营造“学习榜样、争做榜样”的良好氛围。
如果说实操基地是“硬件”平台支撑,那么制度建设则是“体系”支撑。东滩煤矿研究制定了《关于启动技能人才教育培训“金领”工程的实施建议》《科学技术创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》等工作机制性文件12个,建立了管理、技术专业和技能三条职业发展通道,计划利用2年时间,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发展壮大,素质持续提升,结构一直在优化,技能人才的数量、质量、结构与矿井发展需求更加匹配适应。

部门联动,激活“金领”之力。该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把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从人力结构、工种岗位、发展制约等源头分析上进行“盘点”,逐一解决。23个车间工会分别建立学习培训配套场所,从文化上示范引领,从硬件上强力保障,从氛围上强势营造。
该矿还组织各专业领军人才成立“讲师团”,逐渐完备精准培训“需求库”、教学“课件库”和“教师库”。深入推广“管理大课堂”“工匠小课堂”“创客微课堂”等学习培训活动千余场次,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在做的工作需求,培训方式灵活多样。
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在近日公布的兖矿能源第十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27个工种的比武成绩中,该矿以非常大的优势脱颖而出,荣获10个第一名、5个第二名、4个第三名,其中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数量位居兖矿能源之首,为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活力、贡献力量。

“‘金领’实操培训基地的建立,完善了技能人才成长体系,为广大职工提供了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所得的职业发展道路。”该矿党委书记邢天海表示,下一步,将依托实训基地优势,开展多形式的实操培训活动,逐步的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,为矿井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。